作者:蔡静——马老师
一、艾灸手太阳小肠经
2017年1月23日(2016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),快过年了,近月因为制作淮山粉、青菜酸菜、腊八豆、腐乳、打扫室内环境卫生等没有停歇,右手总是在洗水时容易打湿袖口,尽管带了橡皮手套,打湿了就换袖套,但手太阳小肠经在冬季常常因为受寒湿而有冷感,过去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,最多就是拍拍打打,偶尔按摩一下,右小腿的胆经有时也有冷感,但常常采取泡脚的办法缓解。并且一直不理解我的右手中指第二关节为什么会淤滞,很多年了,过去在职时还淤滞得严重一些,大概从四十多岁就有这个现象,淤滞严重时会有右边头部轻微不舒服的感觉,不痛,虽然没有什么影响,但找不到原因。只知道是心包经的位置,与脾胃肝胆寒湿有关,但细想我的饮食习惯,真的寒凉食物吃得比别人少得多。水果吃得少,牛奶不吃,寒湿来自哪里?住到岳麓山这边来以后,右手中指淤滞的现象好了八成,究其原因是因为这边房子室内有暖气热水,很干燥,自己也注意了晚上关门睡觉避免夜风袭击。加之不上班了,有时间保健,艾灸也做得多。
昨天1月22日因为右手手腕手太阳小肠经有冷感,采取艾灸办法来温通,一边站桩,一边把一个随身灸盒子放在右手的腕关节阳谷与养老处,手腕立马就不冷了,半个小时站桩且同时艾灸,发现右边足少阳胆经发热(后来查书才知道,小肠与胆两经相通,都是属于六腑,胆汁注入小肠帮助消化),艾灸一个小时后,到9点钟时,手太阳小肠经的手肘弯的小海穴痒,右手食指痒,胃有饥饿感,第天早上醒来,头上的右边胆经极痒。这些现象都说明艾灸与站桩后打通了与小肠经相连经络的微循环。比苓桂术甘汤还有效果(呵呵)。下桩和停止艾灸后急忙查阅中医书籍,上网搜索阳谷与养老穴的相关资料,才知道这是两个养生保健的大穴,能够治疗和调整身体的诸多不适与病症。
二、阳谷、养老穴容易得病,常常忽略保健与治疗
阳谷、养老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上,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第5个与第6个穴位,阳谷穴位于手腕后区,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中,腕背横纹尺侧端。养老穴位于前臂后区,腕臂横纹上一寸,尺骨头桡侧凹陷中。
这两个穴位的最大特点是裸露在外面容易得病,而且常常忽略保健与治疗,一般人都习惯以右手为主工作、劳动、书写、电脑打字,做家务洗水等,故右手手腕常常容易感受风寒湿热与劳累,很多人手腕痛,体内寒湿重,但不知道疾病是从这一条经络传入到五脏六腑的。我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条经络与五脏六腑的关联。今日才得以知道这条经络的重要性。
三、手太阳小肠经的作用与五脏六腑的关联
小肠是六腑之一,小肠经位于腹中,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,下端通过阑(lan)门与大肠相连。小肠与心互为表里。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,盘曲于腹腔内,上连胃幽门,下接盲肠,全长约3-5米,分为十二指肠、空肠和回肠三部分。小肠内消化是至关重要的,因为食物经过小肠内胰液、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后,基本上完成了消化过程,同时营养物质被小肠粘膜吸收了。
因此说:小肠属于心主管,而心为君主之官,统领五脏。小肠又联通了六腑:胆、胃、大肠、膀胱、三焦。同时,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(简称手三阳)与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(简称足三阳)、都交汇于督脉上的大椎穴。而督脉总督人体的一身阳气,小肠经上的阳谷与养老穴都是属于温养阳气的穴位,可以说阳谷、养老穴道的寒邪会通过小肠经传入体内使人体的阳气受损。
《黄帝内经》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说:“小肠者,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”。
《中医基础理论》对于小肠归纳为两点:
1、主受盛和化物:
小肠主受盛,即接受,以器盛物的意思。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过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。化物,具有彻底消化、化生精微的意思。
2、泌别清浊:
泌,即分泌;别,即分别,清,指水谷之精微,浊,指食物之糟粕,所谓泌别清浊,即指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,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,将水谷精微吸收,把食物残渣输送到大肠,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,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,故又称"小肠主液"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,还与尿液的量有关。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,则二便正常;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,则大便变稀薄,而小便短少。临床上常用的“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”的治疗方法,即是这一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。
由此可见,小肠受盛,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,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居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实际上即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延伸和具体体现。因此,小肠功能失调,既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、腹痛、呕吐、便秘等症,又可以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、泄泻等症。
四、阳谷、养老穴的功效与作用
按摩阳谷穴位的功效与作用:
通经活络、明目安神,缓解治疗头痛目眩、目赤肿痛、耳鸣耳聋、齿痛颌肿、腕关节疾患、癫痫、癫狂等,老年人常见的肩臂酸痛、视力减退、腰腿痛等,均可在两穴按摩。
按摩养老穴位的功效与作用
主治病症:心肌梗塞、脑血栓、呃逆、急性腰扭伤、老花眼、手痛、面痛、肩臂部神经痛、落枕、半身不遂、近视眼、目视不明、眼球出血等。养老穴,清头明目、充养阳气、舒筋活络
临床应用
1、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脑血管病后遗症,肩臂部神经痛; 2、运动系统疾病:急性腰扭伤,落枕;3、 其它:近视眼,目视不明; 肩、背、肘、臂酸痛,腰痛。
评论